查看原文
其他

出海开发者经验总结 - 应用篇

Google Play 谷歌开发者 2019-05-01

2018 年 12 月 4 日,Google Play 邀请了 22 名应用出海开发者,围绕 Development、Localization、Grow、Google Resources 等主题展开了讨论,大咖们分享了很多自己的见解与经验。


我们整理了讨论中的精华,希望这些内容能对您的海外业务有所帮助。



Development 轻兵远行


对于面向不同市场的策略,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辞典应用开发者分享表示,团队正在找寻出口的机会,目标是东南亚与中东地区,并尝试进行商店排名优化的手段。而他们的另一个产品则采用了做细本地化以渗透市场的策略,比如在首页上增加了当地人最需要的短文修订的功能。


在选择目标市场方面,他们会采用人口数量作为指标 (如印度,东南亚,美国) ,并按照国家与活动来调整当地的营运状态。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选用了轻资产的模式,即没有组建当地的团队: 他们在不同地区提供不同的内容,例如韩国、台湾、香港,不过这些内容的生产团队都在台湾。


在产品测试方面,该团队每 2 至 3 个月会有大更新,而每月都会有小更新。他们没有固定的测试程序,但会进行意见调查与单独访谈来了解更新的方向。最近他们开始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并将 Beta 版本测试的时间延长至 1 到 2 个月来检查各项 Android vitals 指标,比如在正式发布前搜集崩溃原因与崩溃率。他们还在试图通过内部测试来缩短 Beta 与 Canary 版本间的发布,同时也会使用外部装置来进行测试,在重大更新时还是会用 Google Play Console 进行部分测试。


该开发者表示,他们想借助 Android App Bundle 功能进行多语言版本的扩充。对他们而言,Google Play Console 提供的各种扫描 (OCR) 功能是良好的资源。不过要驱动这些扫描功能,也会增加 APK 大小,所以他们正在研究 App Bundling 来优化版本更新。但这功能也可能会禁止用户使用部分功能,这也同样增加了 UX 的复杂度。但 OCR 功能真的对于提升辞典使用者的参与度有极大的帮助。所以他们开始策略地使用 Android App Bundle,目前主要关注于功能的整合。


有开发者表示,兼容性的测试对于东南亚市场十分重要,在开发时必定要考虑到较低版本的 Android 用户。应用内购买 (IAP) 也因为兼容性问题而遭到限制。向 OEM 厂商提出意见是必要的步骤,但 OEM 厂商回复的时间通常非常长,且 OEM 厂商也常常更新开发者无法存取的私密 API,导致无法针对设备进行优化。所以开发者们希望 Google 能够提供像亚马逊一样的服务,比如测试农场,有着各式测试用设备提供开发者使用。



Localization 有的放矢


重视本地化促销活动,并使用 YouTube 的影音内容来吸引眼球是开发者们进行本地化宣传的重要手段。


想要推动新的语言版本,加速本地化流程,一些开发者会将营销外包,内部团队则专注于 UX 设计。


开发者们表示其实简单的本地化不难,但工作外包通常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在语言转换时常常不够精确,有细微的差异。如果能改善这样的细微差异,对用户转换率的影响会很大。


有一些开发者已经在使用 Google Play 提供的第三方本地化服务,但也表示翻译人员对于系统的了解不足,造成一些较长的用语无法被优化。


一个关注于美国市场的团队表示,目前有做一些重点客户群体的访谈,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挖掘目标用户的需求并据此打磨产品。



Grow 重视渠道


在营销层面,同时在经营台湾和日本市场的一位开发者表示,相较于台湾,他们在日本会投放更多的电视广告,但总体而言他们较少使用电视广告,因为成本过高,而且线上的宣传比实体活动更加容易评估成果,所以他们只在日本这样特殊的市场投放大量的电视广告,其他地区和国家依然以 YouTube 等便于统计和量化效果指标的方式为主。


进入一个市场只是开始,后续的经营才是难点。有开发者表示,虽然他们已经进入了巴西市场,但不论是转换率,还是广告营收都不如预期,这是因为新兴市场的支付方式是十分有限的,比如巴西使用信用卡的意愿较低。


英国因为存在大量较多优质用户,所以是很多开发者的目标市场。在英国,在电视节目中植入应用的广告,容易获得许多自然增长。而做 H5 desktop 的页面,转换率在欧美会更好,因为欧美地区不像中国用户是移动优先 (mobile first) 。


在巴西,利用 WhatsApp 等社群媒体推送新功能是很有效的获客手段 (WhatsApp 的商业帐号有着类似公众号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 Google Maps 的 Custom Popups 功能以及地推也同样有效。


除了功能型的渠道,网红的 "带量" 效果也不容小觑。不过做网红效率比较慢一点,需要媒介去一个一个谈,难以规模化。


有开发者分享经验表示,他们在进行影片的执行和沟通时,因为中间隔着 MCN 机构这一层,沟通成本较高。


还有一个秘诀是,做 YouTube 是有 SEO 的效果的,因为在 Google 搜索内容很容易被找到。


把用户需求尽可能摊平,并加以满足,是出海开发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海外用户还是很在意包体大小,不像国内用户流量跟手机容量都比较多。所以把应用细分,依照用户需求,设计不同的应用是有必要的。


对用户的延伸需求有所准备也是押注未来的好办法。比如一位开发者表示,他们的产品一开始是追踪女性经期的应用, 大概有一百万用户,但用户数量积累到一定量级后,就自然延伸到了女性用户在意的问题,譬如减肥健身等等类型,研发了这些应用后,再延伸到男性健身相关的应用。



Google Resources 活学活用


商店排名的测试非常重要,对 icon 图标的设计、展示的文案甚至段落分布进行 A/B 测试,往往会有奇效。


此外,商店排名不只是对于自然增长有帮助,对买量也有帮助,苹果商店就没有这个功能。


开发者们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地方,可以看见 Google 开发生态里所有的问题与更新,比如将广告策略和 Google Play 等内容汇聚一堂。


以上便是出海开发者们对于应用本地化、营销方面的经验心得,希望先行者总结出的内容可以帮您更好地开展自己的海外业务。



 点击屏末 |  | 了解更多 P&E 相关产品内容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